文字狱

以诗文著述触犯禁忌为由而施的刑律
文字狱,古称书案,因文字得祸之谓也,其名源于清朝史学家赵翼。主要指由统治阶层发起的针对文人的迫害。[4][5]
因文字而引发的灾祸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主要针对史官[4]秦朝时期发生过类似文字狱的实践即是“焚书坑儒”,来源于知识分子与秦始皇政见相左[4]两汉时,文字狱来源于臣子触犯皇帝的逆鳞[6]魏晋时期,文字狱主要针对当世名流的失言[7]隋朝的文字狱又称诗祸,来源于隋炀帝对文人态度的转变[8]唐朝的文字狱较少,惩罚力度较小[4]。但直到南宋时期,文字狱才真正出现,成为朝廷党争的工具。元代的文字狱又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政权对知识份子的思想控制,[9]明代文字狱的惩处力度显著提高。清朝文字狱频发,前期主要针对反清复明的思想和行为,中后期主要为加强文化专制。文字狱的基本特征是由当朝统治者发起的对文人的迫害。实施特征为司法程序紊乱、打击严厉和苛刑大于律法。文字狱的惨烈情况也与皇帝的性情有关,且文字狱多由皇帝亲自定罪量刑,总体上是由松至严。[4][5]
文字狱帮助统治者巩固统治、加强集权。为了避免牵连于文字狱,文人由关注现实问题转而致力于研究考据学等和方志学等小学的发展。但文字狱也阻碍了思想、社会、学术的发展并造成了大规模屠杀。同时,大量书刊被焚毁,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损失。[10][4]现代学者李卓然评价文字狱为:“封建王朝进行言论控制的一种极端手段。[5]

命名

所谓"文字狱"是指因文字而获罪的案件。在历史上,这类案件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在秦朝时期也曾发生过类似文字狱的事情,即为“焚书坑儒”。在南宋时期,文字狱被称为"诗狱"或"诗案",这一时期也是文字狱的正式发端。明代,文字狱多发生于洪武年间,其多为触犯朱元璋忌讳所犯,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则为"表笺祸",起因为群臣的表笺贺词被误以为影射皇帝而获罪。清初时期则称之为"史狱"或"史案",因为很多文字狱都与写刻明史有关,比如庄氏明史案。而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发生更为频繁,而其中大部分因与禁书相关,因此此类案件也被称为"书案"亦或者是"逆书案"。而真正出现“文字狱”名称还是由史学家赵翼提出,其将这些因文字而获罪的案件统称为"文字之狱"。后此类说法也在嘉庆年间被清廷接受,开始出现于官方文书之中。在之后"文字狱"三个字成为了惯常的称呼,从而体现学者、文人因文字而获罪陷狱的特点和实质。[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