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葆昌

中国著名古瓷学家、鉴赏家
郭葆昌(1867~1942),字世五,号[zhì]斋,是河北定兴县城内三街人,著名的古瓷学家。他曾担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在瓷器制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是在1915年至1916年间,他为袁世凯“登基”烧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并作为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的礼品。这些御瓷极为精美,不亚于历代皇家“官窑”。郭葆昌为了烧制“洪宪御瓷”,仅烧制费就用去了140万大洋。然而,随着袁世凯的“驾崩”,“御瓷”也风云流散,终成稀世珍宝,成为瓷器收藏家们追逐的宝物。

个人经历

早年曾在北京西华门德聚成古玩店学徒,后开始独当一面,尤精于鉴定清官窑瓷器。自己也欣赏并收藏了一批宋元以来的官窑名瓷和其它文物,在京师古玩圈子里颇有名气,并因此结识了许多收藏家和巨卿显贵。曾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于瓷器之道尤为擅长。特别是在1915年至1916年间,他为袁世凯“登基”烧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并作为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的礼品。这些御瓷极为精美,并不亚于历代皇家“官窑”。郭葆昌为了烧制“洪宪御瓷”,仅烧制费就用去了140万大洋。但可惜随着袁世凯的“驾崩”,“御瓷”也风云流散,终成稀世珍宝,成为瓷器收藏家们追逐的宝物。
郭葆昌不仅是烧制瓷器的名家,也是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斋名之所以号“觯斋”,是因其收藏了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古时酒器)。郭葆昌在烧制“洪宪御瓷”时,也连带烧制了一批自用瓷器,署“觯斋”款,另仿制了一批康、雍、乾三朝“官窑”,均为难得精品,今天亦是凤毛麟角。他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有毕生珍藏名贵瓷器三百余件。他不仅收藏、制作瓷器,也收藏字画碑帖。当年故宫大内的“三希贴”中王献之的《中秋帖》、王殉的《伯远帖》,竟归郭葆昌所收。年事已高的郭葆昌曾多次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古物馆馆长徐森玉等人交涉,希望三希帖能重聚一堂,终因国难当头,财力不济未能实现。郭先生去世后,其子将二帖携至香港待价而沽。1950年底,周恩来总理得知此讯后,亲自给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马叙伦等人写信,以重金购回,两件旷世罕有的珍品历尽坎坷最终得以重回故宫博物院。
郭保昌曾任故博瓷器鉴定委员,中外宾客请其额定、购买古玩者车水马龙于其寓所之前。世人多以其为袁氏宠臣,殊不知此人颇有爱国之心,从不将真品卖与外国人。1946年郭氏后人遵从遗愿,将瓷器全部捐给故宫博物院。当时“郭瓷”与“杨铜”(天津杨宁史所藏的青铜器)为故宫所购重要文物。“郭瓷”中不仅有罕见的宋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后均运抵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