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

汉代时期文学家
伏生[a](生卒年不详)[b],名胜,字子贱汉国济南[c](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人,曾为秦朝博士[d][1]
伏生早年任秦博士,专职研究《尚书》,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焚书时,他将《尚书》藏匿于壁中。汉朝时候,伏生将书取出,[e]在齐、鲁一带讲述,是西汉今文《尚书》最早的讲授者,汉文帝时,朝廷派太常掌故晁错去向伏生学习《尚书》。流传至今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皆出于其手。[2]
历代学者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是伏生一人为商、周微言道统之所寄也。”[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