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过

北宋文学家
苏过(1072~1123),中国宋代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后家颍昌(今河南许昌)。苏轼第三子,时称“小东坡”。[1]
哲宗元祐六年,苏过参加礼部考试,未中第,获恩授右承务郎绍圣元年,苏轼被贬惠州,苏过随行。四年后,苏轼再被贬[zhé]儋州,苏过也一同前往。元符三年,苏过随父北归。苏轼去世后,苏过依叔父苏辙[yǐng]昌十年。他曾在湖阴种植绿竹数亩,并将其命名为小斜川,因此自号斜川居士。徽宗政和年间,苏过在太原任税官。五年后,他调任郾城知县。宣和五年,苏过权通判中山府,后因事前往镇阳,但在十二月时突然病逝于途中。[1]
苏过多才艺,善书画,长于诗文,风格多类苏轼。其文集宋时有20卷、10卷两种,大抵20卷本为原貌,于两宋之交失传,南宋则通行10卷本,然亦于宋元之际散佚。现代整理本则有巴蜀书社1996年版舒大刚蒋宗许、李家生、李良生《斜川集校注》,凡10卷,分诗、文两体,编年排列,诗6卷,文4卷,附录6种。中华书局2012年又出版重订本,题名《苏过诗文编年笺注》。[1]

人物简介

苏过(1072~1123),苏轼第三子,字叔党,号斜川居士。1072年(宋熙宁五年)生于杭州。12岁从巢谷学于黄州,19岁中举人,23岁随父来惠州。在白鹤峰筑室时,苏过任营造之劳。王朝云逝世后,苏轼饮食服用,一应生活所需,均由苏过承担。元符年间,随侍苏轼昌化军。苏轼病故后,苏过兄弟扶灵柩至汝州郏城安葬。次年秋,服除,苏过立家于颖昌。在湖阴经营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此后10年,一直过着躬耕劳作、穷困潦倒的日子。1112年(宋政和二年)任太原府监税,1116年(政和六年)任郾城知县。1120年(宣和二年)后又闲居颍昌。1123年(宣和五年)夏,权中山府通判。十二月,因事入镇阳,得急病死于途中。苏过随侍苏轼,时与唱和,受影响最大。在其兄弟3人中,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小东坡”。著有《斜川集》20卷。在惠州所作名篇有《飓风赋》、《思子台赋》等。他还常作画,绘枯木竹石图,苏轼称他“时出新意作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