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鸾

中国明朝将领
仇鸾(1505年—1552年8月),明陕西镇原(今属甘肃)人,字伯翔,号枳斋,袭封咸宁侯,官至大将军、太子太保。[1][2]
嘉靖三年(1524年),仇鸾在“大礼议”事件中支持明世宗朱厚[cōng],因而受到明世宗的恩宠。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任命仇鸾为征夷副将军,令其充任总兵官,前往征讨安南。然而在征讨中,仇鸾与两广总兵柳珣发生争执,明世宗任命柳珣为征夷副将军并将仇鸾调回。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陕西三边总督曾铣弹劾仇鸾十大罪状,称其阻挠军务、渎职枉法、收受贿赂,仇鸾被解职并押至北京[2]为恢复官职,仇鸾与严嵩勾结,假称俺答汗多次进兵是因为曾铣、夏言所提议的收复河套激怒了他们,致使曾铣被斩。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明世宗任命仇鸾为大将军,负责大同防务。同年,俺答大兵进犯大同,仇鸾通过贿赂俺答兵绕开大同,致使其攻下古北口,直逼北京。仇鸾假意进京勤王,实则在北京城郊抢掠肆虐,而后向明世宗报功请赏,加封为太子太保[3]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锦衣指挥陆炳揭露仇鸾罪行,明世宗下旨革除其官职。仇鸾被革职后,忧惧患病而死。因其一生为恶,死后被明世宗下旨剖棺戮尸[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