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症伴休克。感染性休克多见于医院内感染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分娩妇女、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尤易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的原因是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杆菌科细菌、不发酵杆菌、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也可引起休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等;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其病程中也可导致休克;有慢性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也可诱发。感染性休克可出现面色和皮肤苍白、肢端湿冷、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目前主要依靠抗感染、补液、抗休克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影响机体各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晚期休克患者伴有严重酸中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要脏器衰竭者预后差。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白血病、淋巴瘤、心或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就诊科室

  • 急诊科、感染科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