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

中国姓氏之一、隋唐五姓七望之首
崔姓,中华姓氏之一[1],起源地为山东章丘[2],曾为山东望族、中华第一名门[3][2]魏晋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之首,当时公认的“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2][4]。在《百家姓》中,崔姓排第189位[1];2006年崔姓人口约400多万[3],2020年崔姓人口排第55位[5];崔姓也是朝鲜大姓,徙居海外的崔姓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2]
崔姓出自姜姓,即以邑为氏,其始祖为西周齐国开国君主吕尚(姜尚)的孙子季子,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2]除此之外,崔姓还有不同源流,如源于高丽族,留在唐朝的部分新罗国学生、僧侣改为崔姓;源于满族回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汉化改性;源于改姓。
先秦时期,崔姓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秦汉时期,崔姓已成为河北地区大族[3]东汉末年,平州(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刺史崔毖,率领族人避乱徙居到现今的朝鲜[2]。唐末五代之际,崔姓族人为躲避战乱等原因,向四方迁徙[6],但以南迁为主[3][6]。宋代以后,中国大多数省份都有崔氏聚居点[2],但现今中国以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崔姓人口最多[3][2]
崔姓有清河、博陵等郡望[4],有清河堂、玉璧堂、德星堂等堂号[2]。《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崔姓历代名人288名,占总名人数的0.6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九位。[7]东汉有文学家崔駰、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等,南北朝时期有经学家崔灵恩、史学家崔鸿[2]唐朝宰相中,崔姓有36人[3],其中15人出自博陵崔氏[4]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