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挚

侯挚
侯挚(?-1233),金末大臣,字莘卿,原名师尹,因避讳改名,东平府东阿县(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人。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中进士,才智过人。承安年间,任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元年(1201年)因课增四分,迁官二阶。泰和八年(1208年)七月,追官一阶,降授长武县令。[yòu]初年,任户部主事。当时蒙古帝国大军围燕京,侯挚担任中都曲使,请出外募军,因功[zhuó]升为右补阙。贞祐二年(1214年)正月,任西山招抚。金宣宗南渡,转任劝农副使,提控紫荆关,迁行六部侍郎。贞祐三年(1215年),任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筹措军粮。上奏皇帝治国九事,亟言时弊,请求朝廷严纲纪、选猛将,恤百姓、督民运粮,筹措军饷等,一些被金宣宗采纳。拜参知政事,于河北行尚书省。贞祐四年(1216年),擢尚书右丞红袄军六万人马攻陷山东泰安等十余县,声势很大。侯挚于东平行省事,权本路兵马都总管,率军镇压郝定领导的红袄军。他治军严谨,督师镇压,斩首千余,招降红袄军石花五、夏全等二万余人,以功升资德大夫兼三司使。兴定二年(1218年),再次行省河北,兼行三司安抚事。兴定三年(1219年),设立汴京东西南三路行三司,侯挚居中总领其事。兴定四年(1220年)迁荣禄大夫后辞官。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起复进官平章政事,封萧国公。后致仕。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攻下汴京,侯挚被乱兵所杀。

人物简介

承安年间(1196~1200),任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八年(1208),因上章论本财用不实,被罢官一阶,由户部主事降为长武县令。贞祐三年(1215),为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次年,晋为尚书右丞,行省于东平,率军镇压郝定领导的红袄军(农民起义军)。兴定二年(1218),行省于河北,后行省于邳州,并兼行三司安抚事。这期间,金国战争频繁,兵多民苦。曾上疏陈述:“东平以东,累经残毁,邳、海尤甚。海之民,户不满百,[cūn]军五千;邳户仅八百,军一万。古之取兵以八甲为率,一家充军,七家给之,尤有伤生废业。今兵多而民不足,使萧何、刘宴复生亦无所施其术。”建议实行亦兵亦农,每人授地30亩,忙时为农,战时练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当时,枢密院以海州缺粮,奏迁民于内地就食。侯挚建议劝兵勤耕,且煮盐易粮。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得到官民拥戴。天兴元年(1232),为大司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遇事敢言,荐贤任能,受人尊重。次年,汴京被蒙古军攻克,侯挚阵亡。

生平经历

金史》称:侯挚,初名师尹,避讳改今名,字莘卿,东阿人。明昌二年进士,入官慷慨有为。承安间,积迁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元年,以课增四分,特命迁官二阶。八年七月,追官一阶,降授长武县令。初,挚为户部主事,与王谦规措西北路军储以代张炜,挚上章论本路财用不实,至是降除焉。贞祐初,大兵围燕都,时挚为中都曲使,请出募军,已而婴城有功,擢为右补阙。二年正月,诏挚与少府监丞李向秀分诣西山招抚。宣宗南渡,转劝农副使,提控紫荆等关。俄迁行六部侍郎。三年四月,同签枢密院阿勒根讹论等以谓“今车驾驻南京河南兵不可易动,且兵不在多,以将为本。侯挚有过人之才,倘假以便宜之权,使募兵转粮,事无不克,可升为尚书,以总制永锡、庆寿两军。”于是以挚为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往来应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