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袄军

金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
红袄军是指中国金末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在蒙古侵金的同时,山东、河北地区的人民,纷纷举行了反抗金朝黑暗统治的武装起义,少者数万人,多者至数十万。起义者穿红袄作标记,故名“红袄军”。

概况

十三世纪初,金的辖地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山东、河北农民纷起反抗。较大的的起义军,山东益都有杨安儿潍州(今山东潍坊)有李全沂蒙山刘二祖,河北有周元儿。贞祐二年(1214年)杨安儿东取莱州登州;郭方三据密州(今山东诸城)。进攻沂海两州;李全进攻临朐,扼穆陵关;棘七据辛河,有众四万;史泼立据宁海州(今山东牟平),有众二十万。金政府派重兵到山东,进行镇压。杨安儿败死,所部归其妹杨妙真统率。刘二祖遇害,其部下彭义斌等归李全统率。郝定自成一军。后李全与杨妙真在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的马鬐山)会合,结为夫妇,合成一军。兴定二年(1218年,宋嘉定十一年)李全投宋。宋政府称之为“忠义军”,发给粮饷。沂蒙山区的时青等也跟着降宋,其余各部红袄军仍分散活动,兴定六年曾进攻柳子镇(在今安徽宿县西),袭击徐州的十八里寨等地。红袄军的坚持斗争,沉重的打击了金王朝的统治。但在领导人中出现了一些叛徒,除李全先投宋,后降蒙古以外,时青、国安用之流,更在宋、金、蒙古三个政权间反复叛降。他们的行动严重的削弱了红袄军的力量。
女真人号为猛安谋克,即所谓女真屯田军,他们属于兵民一体的组织,金国迁徙他们到中原,目的是为了强化对中原汉族人的统治,利用女真鞑虏平民来监视镇压汉族百姓的反抗。由于是统治民族,处于生存优势地位,故人口增殖很快,人数很多,公元1183年的统计,共有猛安二百零二,谋克一千八百七十八,共为户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口六百一十五万八千六百三十六,按猛安谋克分布情况推算,迁居中原地区的大约200万人,徙住今内蒙一带的40余万人,留居东北地区的约有200多万人。
女真人对汉民族百年以来的压迫统治,导致了金朝末年的民族矛盾和激烈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