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威

刘孝威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累迁中舍人,并掌管记,大同九年(543年)白雀集东宫,孝威上颂,其辞甚美,太清中,迁中庶子,兼通事舍人,及侯景寇乱,孝威于围城得出,随司州刺史柳仲礼西上,至安陆,遇疾卒,《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人物介绍

《隋书·经籍志》有《刘孝威集》10卷,今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孝仪孝威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诗作特色

刘孝威与庾肩吾徐摛等十人并为太子萧纲“高斋学士”,诗作主要也是“宫体”一流,《玉台新咏》选入其《和定襄侯初[]》等八首。但也有较为清新流利者,如“隔墙花半隐,犹见动花枝。当由美人摘,[]止春风吹”(《望隔墙花》),唐元稹会真记》中《明月三五夜》一诗意境即与此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