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

南北朝侯景之乱的领导者
侯景(503年—552年),字万景,小名狗子,东魏、南梁国将领,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人,另说是雁门(今山西省忻州市)人。[1]
侯景最初是北魏怀朔镇的戍兵。 北魏孝昌四年(528年),因镇压怀朔镇将葛荣有功,被北魏封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后依附东魏丞相高欢,被封为司徒、南道行台,独自控制河南道黄河南部地区)。高欢去世后,侯景转投西魏宇文泰,因不受重视,再投南梁萧衍,被封为河南王、大将军等职。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联合梁武帝萧正德叛梁,史称侯景之乱。十一月,立萧正德为帝。太清三年(549年)三月,攻破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同年,侯景伪造诏书,将萧正德废为侍中、大司马,立梁武帝三子萧纲为帝,自任相国宇宙大将军,统揽朝政并矫诏诛杀萧正德。大宝二年(551年)四月,废萧纲,迎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年号为天正。十一月,侯景矫萧栋诏,将皇位禅位给自己。不久,侯景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年号为太始。次年,都城建康被攻破,逃跑途中被部将所杀。[1][2][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侯景早年因骁勇善战、擅长骑射,被北魏选为北镇戍兵,在军中小有战功,被任命为镇功曹史。 孝昌四年(528年),北魏天柱将军尔朱荣第一次见到了侯景,认为他是个奇才,对其十分器重,遂他委任为军事,讨伐叛将葛荣,成功将葛荣俘虏后,尔朱荣将其提拔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阳郡公。至此,侯景的威名逐渐为人所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