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实验

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
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7]这种实验首次由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于1801年进行,作为可见光的波行为的演示。[8][9]戴维孙(Clinton Davisson,1881-1958)和格默(Lester Germer,1896-1971)、乔治·帕杰·汤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1892-1975)和他的学生亚历山大·里德(Alexander Reid)分别证明了电子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后扩展到原子和分子。[10][11][12]托马斯·杨对光的实验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和波粒二象性概念出现之前,属于经典物理学的一部分。[13][14]托马斯·杨相信该实验证明了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1695)的光波理论是正确的,他的实验被称为杨氏实验或杨氏双缝实验。[8][15]
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10]在双路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10]这个干涉现象是由光量子的波动特性而产生的象。[16][17]然而,人们发现光总是以单个粒子(而非波)的形式在屏幕上的离散点被吸收;干涉图案是通过这些粒子在屏幕上的密度变化而出现的。 此外,在狭缝处安装的探测器发现,每个被探测到的光子都会通过一个狭缝(就像经典粒子一样),而不是通过两个狭缝(就像波一样)。这些结果证明了波粒二象性原理。[18][19]
双缝实验(及其各种变体)揭示了光的量子性质,还揭示了包括电子中子等“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对量子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20]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18-1988)称其为“一个无法以任何经典方式解释的现象,而且其中蕴含着量子力学的核心。实际上,它包含了量子力学的唯一奥秘。”[6]

发展简史

实验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