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状病毒亚科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
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是一类具有包膜的正单链RNA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与鸟类。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大小介于26000与32000nt之间,是RNA病毒中基因组大小位居前列者,编码A|刺突蛋白(S)又称棘蛋白、包膜蛋白(E)、膜蛋白(M)和核壳蛋白(N)等四种结构蛋白、复制酶(ORF1a/b)与若干辅助蛋白。刺突蛋白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的膜融合以感染细胞。进入宿主细胞后,冠状病毒会造成细胞内膜的重组,并在特化的膜结构中进行复制与转录,转录时会发生模板跳转而产生许多长度不一的,皆包含一或数个结构蛋白的基因,此跳转可能是不同冠状病毒间发生基因重组的机制。已知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有4种可引发普通感冒,另外3种为导致严重疾病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症候群冠状病毒(MERS-CoV)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皆曾在全球各地造成疫情。冠状病毒的感染会影响细胞的许多讯息传递途径,引发免疫反应,而病毒也有许多机制加以抵抗。

研究历史

冠状病毒在1965年已被分离出来,但人们目前对它们的认识相当有限。但是,5-9岁儿童有50%可检出中和抗体,成人中70%中和抗体阳性而鼻病毒是50年代发现的。人们首先发现鼻病毒与感冒有关,但是只有大约50%的感冒由鼻病毒引起。1965年,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1967年,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1968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1965年时,Tyrrell与Bynoe利用胚胎的带有纤毛的气管组织首次培养出冠状病毒,此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因此被称为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1975年,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冠状病毒科。已知有两种冠状病毒会影响人类,2/3早产儿普通感冒呼吸道感染是由这两种病毒所引起。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自1980年在德国召开第一届国际冠状病毒讨论会以来,日益受到医学、兽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1975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gān]酸序列的差异,冠状病毒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
2020年,引发疫情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