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啸伯

京剧奚派创始人,后四大须生之一
奚啸伯(1910年12月11日-1977年12月10日),乳名小白,字承桓,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奚啸伯的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文静深沉,世称“奚派”。[2][4]奚啸伯的代表作品有《范进中举》《白帝城》《宝莲灯》《法门寺》等。[2]
奚啸伯自幼对京剧有浓厚兴趣拜言菊朋为师;之后,经常票演。[2]1929年,下海时改名为“啸伯”。[1]1932年,他入了尚小云的戏班,[11]次年,他搭班参加了《秋胡戏妻》的演出。[12]同年,结识了梅兰芳;[13]1934年,应梅兰芳的邀请,正式搭入梅剧团,曾到上海天津等地演出。[13]第二年,应梅兰芳之约参加了承华社,以二牌老生身份参加演出,[2]先后在汉口和南京等地演出《红鬃烈马》《审头刺汤》等戏,获得成功。[14]回京后,奚啸伯组织了忠信社,艺术上日臻成熟。[2][14][4]1937年,奚啸伯自挑大梁,并拜李洪春为“带道师”。[12]1940年,奚啸伯率团赴上海演出,轰动一时。[12]
新中国成立后,奚啸伯组班赴天津和石家庄等地演出,并自组啸声京剧团;1956年,以新编古装京剧《范进中举》参加北京市京剧汇演而获奖。次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8月,被错划为“右派”,[15]下放到石家庄,任命为艺委会副主任。[16]奚啸伯自1958年就积极投入现代戏的排演,先后排了《白毛女》等几十部作品。[16]次年被摘掉“右派”的帽子。[16]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17]1970年初,患脑溢血半身不遂;1977年12月10日,奚啸伯在河北石家庄病逝,终年67岁。[4]
奚啸伯是京剧奚派艺术的创始人,在名角如云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初,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同被誉为中国京剧“后四大须生”,奚啸伯注重对传统戏剧的学习,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其创立的“清新雅致、委婉细腻”的奚派唱腔有“洞箫之美”的美誉。[6][7][8]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