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仪制

配享仪制
清制,凡功臣配享,宗亲郡王配于太庙东庑,文武大臣配于西庑。怡亲王允祥配东庑,自此定王之配享仪制。雍正八年又定亲王配享仪制,

正文

礼制名。中国古代帝王行祭祖先时,以已去世的建立过功勋的官员升配[]祭的制度。清制,凡功臣配享,宗亲郡王配于太庙东庑,文武大臣配于西庑。雍正八年(1730)怡亲王允祥配东庑,自此定王之配享仪制。自乾隆中,东庑配享增策凌,西庑奉鄂尔泰张廷玉配享,自此,始有蒙古王及汉大臣配享。至道光三年(1823)增大学士阿桂,其功臣配享达十二人,即费英东额亦都、扬古利、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张廷玉、傅恒福康安兆惠、阿桂。同治四年(1865)功王配享共十三人,即礼敦巴图鲁雅尔哈齐、额尔衮、界堪、允祥多尔衮代善济尔哈朗多铎、豪格、岳托策凌僧格林沁雍正二年定功臣配享仪制:前期祭告太庙;届日,陈彩亭、列行仗,由大臣摄其事,奉主至太庙西阶,拜位在阶下,行三跪九拜礼;还纳[kān]位,一跪三拜。雍正八年又定亲王配享仪制,奉导以郡王摄其事,迎主用彩亭、吾仗,至庙东阶,拜位在阶上。余仪如西庑。每遇太庙时享,皇帝于正殿上香,分献官于配位前上香,各分献而不拜,三献毕,乃退。与[xiá]祭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