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1][2]
何应钦早年曾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5年,何应钦毕业后回国,加入贵州陆军总司令王文华黔军,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和第五混成旅旅长。1924年,何应钦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黄埔党军建立后,何应钦被任命为第一团团长。次年,何应钦参与平定陈炯明叛乱,因军功升任第一旅旅长。国民政府改组军队后,历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一军军长等职。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时,何应钦对此持支持态度,事后,何应钦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3]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开始后,何应钦任潮梅警备司令,防守潮梅。期间,他击溃了福建督办周荫人九个师的兵力,并占领福州。之后,他率军攻占杭州。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何应钦表示支持。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何应钦被列名为南京国民政府委员。1929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新军阀矛盾激化,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相继爆发,何应钦为蒋介石运筹方略,助其取得了新军阀混战的胜利。1931年,蒋介石任何应钦为湘鄂赣闽四省“剿共”总司令并兼南昌行营主任,负责对红军的“围剿”。何应钦对红军发动了第二、三、四次围剿,但均告失败。1933年,日军侵占山海关热河等地,何应钦奉命主持华北军事。期间,他奉行对日妥协的政策,相继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1935年12月,何应钦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学良杨虎城[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应钦被任命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指导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1940年,何应钦制造了“皖南事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何应钦奉命宣布中国军队开入英属缅甸协防。之后,他指导入缅远征军攻占缅甸仁安羌。1944年,他指导了缅北会战和缅北反击作战。12月,国民党军统帅部设立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昆明,何应钦兼任陆军总司令。1945年8月15日,蒋介石派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日军投降。随着何应钦位高权重,蒋介石对其产生疑心,1946年7月,何应钦被派赴美国,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3月,何应钦回国,蒋介石任命其为国防部长,但未授予军事指挥实权。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何应钦出任行政院长,与中共举行和谈。和谈破裂后,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胜利渡江。何应钦见大势已去,辞去行政院长职务,于8月前往台湾,后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等职。1987年10月,何应钦于台北病逝,终年98岁。[1][3]
王成斌在《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中认为,何应钦在抗日战争中被视为亲日派人物,并对蒋介石的抗日、妥日、“反共”政策紧步后尘,积极卖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