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境内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11号,成立于1958年,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是一个学科设置齐全、设备先进、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引领和科技支撑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2][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动植物和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新品种选育、育种理论方法和种养殖技术研究;开展植物保护与营养调控、动物疫病防控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以及农产品采后保鲜、流通、加工、营养健康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农林渔业生态与资源环境保护、土壤污染修复与耕地质量提升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服务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等。[1][4]
截止2024年2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内设机构25个(包括12个机关处室和13个研究所),下属事业单位2个,并建有2个中国国内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13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中心、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农业部检测中心,4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存机构、1个具有国际种子质量检测资质认证实验室(ISTA)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获得省部以上各类政府科技奖励165项、各类知识产权成果3700余项、新兽药证书5个(一类证书2个)、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37项、制定标准176项、专利授权1888项、软件著作权699项,发表SCI论文1425篇,“植物学动物学”“农业科学”及“环境与生态学”三门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3]

历史沿革

1958年,原北京市农业试验站、兽医站、养鱼站和中国农科院下放到市里的蔬菜所、养蜂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的北京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