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论现象学的本体论》(BL'Être et le néant : Essai d'ontologie phénoménologique[2])是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思想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的哲学著作。该书于1943年10月在法国出版,主要围绕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这一重大区别展开。[1][5][7]萨特的写作目的是试图构建一种以自由为核心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全书共60万字左右,主要分为导言、四卷、结论和附录。导言是对存在的探索;四卷包括第一卷(虚无的问题)、第二卷(自为的存在)、第三卷(为他)和第四卷(拥有、作为和存在);结论包括(自在和自为:形而上学概要)和道德的前景。[8][9]
存在与虚无》总共八百多页,涉及众多话题,比如时间的结构、有物存在(exist)的事实、自我意识、对他人之心的认识、人类性生活的动态及个性的概念。该书的主题是人的自由,萨特试图通过“人的自由”,构建一个系统地回答一切哲学问题(伦理学除外)的整体。[10]《存在与虚无》遵循现象学的方法,以笛卡尔的“我思”为出发点,认为意识是虚无,意味着对世界的否定,否定则导向自由。人是有意识的自为存在,是人把虚无带到世界的。要使虚无通过人进入存在,人必须是自由的。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必须通过自我选择来确定自己的本质。自由选择给了被选择的东西以根据,自身却无根据,因此有了自由的荒谬。在该书结尾,萨特认为人要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的根本愿望注定要失败。[8]
存在与虚无》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法国哲学专著之一,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奠基作品。[11]该书不仅在“宣告主体面对世界时的绝对优先性”,也是“最深刻的笛卡尔式作品”。[12]书中阐述的思想在二战后被广泛传扬,不仅使存在主义跳出了学者的高墙,成为一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也影响了法国学生的“五月风暴”运动。[13]《存在与虚无》建构的“现象学本体论”,不仅解决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中的一些问题,还奠定了萨特的“人学”或“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基础。由此引发与结构主义论战和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这在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4]哲学家让-华尔曾在《法国哲学简史》中评价《存在与虚无》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界最伟大的著作,奠定了萨特作为法国最杰出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地位。[6][15]

书名释义

“存在”和“虚无”构成了《存在与虚无》的书名,这个名字提示给读者关于萨特形而上学的根基,即存在与虚无的关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