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浑

西晋初年名臣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是三国曹魏西晋初年的名臣。他是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曹魏司空王昶之子。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被免官。之后历任怀县县令、参军、散骑侍郎等职,并袭封京陵县侯。西晋建立后,改任扬烈将军。他还担任东中郎将、征虏将军、豫州刺史等职,积极筹划伐吴方略。咸宁五年(279年),与杜预等奉诏伐吴,率军从横江出击,屡战屡胜。次年,吴国灭亡,王浑升任征东大将军,晋爵京陵公。后入朝为尚书左仆射。太熙元年(290年),升任司徒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加侍中衔。楚王司马玮司马亮时,曾有意寻求王浑的支持,但遭其严词拒绝。司马玮死后,王浑复任司徒,加录尚书事。元康七年(297年),王浑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他的代表作是《王浑集》。《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王浑循例遭到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