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金代文学家,字从之,号慵夫,入元自称[]南遗老。早年尽力于学﹐以其舅周昂古文家刘中为师。
章宗承安二年(1197)[zhuó]经义进士﹐官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县令﹐皆有善政。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又奉使西夏,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

人物简介

王若虚,升为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著作郎等职,参预修《宣宗实录》。曾奉命出使西夏。
哀宗正大年间,历任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二年(1233)﹐金军马都元帅崔立以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降蒙古军,召他与元好问等撰功德碑。元好问拟就碑文后,他参预了删定。金亡不仕,北归乡里。1243年三月﹐东游泰山,坐石而逝,年七十。所著《五经辨惑》等十余种,对汉和宋儒家学者解经中之谬误,及史书古文的字句[]病。多有批评。《滹南遗老集》45卷﹐续1卷﹐有《四部丛刊》影旧钞本﹑《丛书集成》本。《滹南诗话》3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霍松林等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