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府

甘肃平凉市古代行政区划
平凉府是历史上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金朝时期。金朝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设立平凉府,初时辖五县,隶属于凤翔路元朝时期,平凉府下辖三县,归属巩昌总帅府管辖。明朝时期,平凉府属于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清朝初期继续沿用明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1669年),平凉府改属甘肃布政使司。清朝时期,平凉府上设有道,包括平庆泾固化道及后期的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1913年,随着辛亥革命后的行政区划调整,平凉府被废除。

行政区划

在金朝至清朝的不同历史时期,平凉府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更。金朝时辖五县,元朝减至三县。明朝和清朝时期,平凉府下辖的县份有所变化,包括平凉县华亭县隆德县等。清朝时期,平凉府还辖有静宁散州。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行政区划的名称和辖区范围也有所调整。

行政职能

平凉府作为历史上的行政单位,承担着地方治理和行政管理的职能。清朝时期,平凉府上设有道,负责地方的行政、司法、盐法、兵备等事务。道、府的设立反映了当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随着1913年的行政区划改革,平凉府的行政职能终结,其辖区被划分为新的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