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汉

加拿大作家
莫利·卡拉汉(Morley Callaghan,1903-1990),加拿大现实主义小说家,因在加拿大英语文学中首次描写城市中的小人物以及生活中的失败者的形象,并展现蒙特利尔的面貌而闻名。卡拉汉娶了洛蕾托迪,与她有两个儿子:迈克尔(生于1931年11月)和巴里(生于1937年11月),作为诗人和作家。卡拉汉在他的的回忆录《Barrelhouse Kings》(1998)中,探讨他的事业和他的父亲。后活得长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1990年,87岁的卡拉汉在多伦多因病去世。他被埋葬在安大略省希望山的天主教墓地。

人物经历

1903年9月22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一个信奉罗马天主教的爱尔兰后裔家庭。192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圣迈克尔学院,后进入奥古斯古德法学院深造,1928年取得律师资格。
早在大学时代,卡拉汉就利用假期任《多伦多星报》记者,并开始创作短篇小说。此间结识了欧内斯特·海明威,这位美国大作家对他写的短篇小说颇感兴趣,除鼓励他继续创作外,并主动将他的部分短篇小说作品带去巴黎发表。同时他的作品也在一些美国刊物上刊登,引起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注意,并向出版商斯克赖伯推荐,于1928-1929年分别为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奇特的逃亡者》与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家乡的商队》,从而奠定了他的小说家地位。
1929年春,卡拉汉与洛伦托结婚后,偕妻经纽约赴巴黎,成为当地流亡文人团体成员。并在那会见了辛克莱·路易斯詹姆斯·乔伊斯等一代文豪,另与海明威菲兹杰拉德重叙了友谊。这段经历后被他写入1963年发表的文学回忆录《在巴黎的那个夏夜》当中。卡拉汉的短篇小说,较之其长篇作品更为出色,193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四月来临》,深受法国哲学家雅克·马里丹的基督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经济萧条给社会带来的后果,又使他产生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思想的变化也反映在他的创作上,这个时期他笔下大多是理想化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