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寺

安徽九华山翠峰寺
翠峰寺原名天柱庵,位于安徽九华山青阳朱备镇滴翠峰下。唐咸通五年建于天柱峰前,俗称高舍。唐末迁至滴翠峰下,南宋乾道年间,青阳人余志源来此筑舍聚徒,悟道解禅,其居始称翠峰庵。至明代唯留旧址,清末重建,规模大至为两部大殿和数间[liáo]房,易名为“翠峰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高僧月霞会同僧普照、印魁、通晓、可安等在此开办“翠峰华严道场”,亦称“华严大学”,专门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1][2]
翠峰寺现存寺宇依然保持古寺风貌,庙廊西墙壁嵌有清光绪二十八年所立“开创翠峰华严道场碑志”。主殿背依滴翠峰,正殿东侧为狮吼堂、上客堂、西侧为念佛堂,殿前为一片古茶树园,东南坡下为数百石阶,两边隐约显出残存墙基遗迹,东侧巨大岩石上刻有“华严道场”四个隶书大字。沿殿后山间小路拾阶而上约两百米便可到达闭关洞和观景台,素有翠峰八景的滴翠峰高、斗岭傲雪、天柱清峦、谷口生云、石洞燕子等景致便可一揽无余。[1]
翠峰寺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安徽省重点保护的寺院,被誉为开创中国僧伽教育史上设立华严大学之先河,成为信众朝礼参学圣地的千年古寺。[2]

介绍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天柱庵。位于九华后山青峭湾滴翠峰下,中翠峰前(今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境内)。始建于唐成通五年(864)。据元初陈岩《天柱庵》诗原注:“旧在天柱峰前,唐末迁滴翠峰下。俗呼高舍,即今之翠峰庵。”又据陈岩《翠峰庵》诗原注:“(宋)乾道中邑人余志源因折柳溪边悟解,聚徒稍众,即高居之,自称日:‘翠峰’。”因此以为庵名。至明代,仍称翠峰庵,但已荒废。清末住持僧普照重建殿宇,有两个大殿和数十间寮房。易名为翠峰寺。1898年僧普照会同月霞,印魁、通晓、可安等法师在此开办“翠峰华严道场”,亦称“华严大学”。其后普照法师仍住持多年,使翠峰寺复兴为一大丛林。1943年住持僧瑞亮。1962—1984年住持僧云林。1993年至今住持僧宗良。寺现存正殿5间,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寺廊面壁嵌有清光绪二十八年所立的《开建翠峰华严道场碑志》。翠峰景色旖旎,明人概括为“翠峰八景”。在翠峰庵旧址存残碑1方,为明代乙己四月立,刻有《九华山翠峰庵八景赋》。其八景为:“潇翠峰高”、“谷口生云”、“斗岭傲口”、“天柱晴峦”、“晓月轩明”、“石洞燕子”、“玉泉香美”、“龙丝腰带”。清人陈蔚在《九华纪胜》卷十二中描述道:“九华诸峰皆耸身锐首,惟滴翠峰上大下小,苍翠三层,露洗烟消,鲜新可掬。”“(翠峰)寺侧透碧岩,岩石相错如檐牙,中有大窍高广各三丈,而深倍之。晴光穿漏,湛然凝碧,亦胜概也。翠峰之东崖,有泉涌出石[xià],四时常温,日温泉。有众峰攒簇丛列于滴翠之南者日聚王峰。有巨石如碣屹立于滴翠之西者,日石碑峰。过此其伏而复起者则齐云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