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咸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
彭咸,男,是传说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多篇古文中均提到过彭咸,屈原的《离骚》中提到“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和“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提到“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屈原赴水,即效法彭咸也。刘向的《九叹·灵怀篇》中提到“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晚清曹耀湘的《读骚论世》提到“彭咸,古之忠臣,盖因君国之难,以死殉君者,不必因投水以死”。[1]

人物生平

彭咸说法一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真正的大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更是千古传诵的作品,但由于年代久远,离骚中的很多诗句也是后人很难完全理解的,比如离骚的最后一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的篇幅之长,涉及的范围之广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他乃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出身高贵,又“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然而其结尾却是作者塑造的主人公也有其崇拜的对象“彭咸”,那么彭咸是什么人?彭咸,在屈原此前写的楚辞里出现7次,诗人为什么如此推崇于他?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屈原《离骚》里的彭咸,不见于先秦其它书籍。王逸楚辞章句》说:“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并没有讲明注释的根据。朱熹承袭了王逸的说法,但心存疑虑。屈原另一篇作品《悲回风》说:“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霓之标颠。......冯昆仑以澄雾兮,隐岷山清江。惮涌湍之[]礚兮,听波声之汹汹。......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从这一篇来分析,彭咸的确是像申徒狄一样“负石自投于河”(《庄子。盗[zhí]》),但彭咸和昆仑、岷山似乎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