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子

一种低值贝类
海沙子,学名红肉蓝蛤,中国北方地区俗称海沙子、小白蛤、大米髻子,南方地区俗称红肉、海髻等,是一种低值贝类,营养丰富,产量较高,是养殖青蟹对虾、鳗鲡等的优良饵料。[1][2][3]
海沙子,体型较小,壳长一般为2~3厘米,质脆而薄;其分布较广,尤以河口地区为多;[1]常密集地栖息于较平静的港湾潮间带或浅海的滩涂中,海水比重以1.005~1.016为宜;平时,贝体前端埋进表层泥中,贝体后端露出泥面。[2]
海沙子,一般在每年十月份开始性成熟,成熟的海沙子常借助外界因子(大风浪、下雨、降温、比重降低等)的作用,自行排出精卵,一年四季都能产卵,繁殖量大,是海产鲜活饲料中数量最大、质量较好的一种。[1][2][3]

简介

海沙子因为它的鲜美与营养价值,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关注与欢迎。近年来食用海沙子的需求量剧增,海沙子的身价倍涨,人们狂挖滥采,产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