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晏

清朝军事家
马海晏(公元1826-1900年)是一位回族将领,属于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花寺门宦[1]。他曾受教于马占鳌阿訇,有军事才能,为马占[áo]所器重,常倚以陷阵。[1]他是西北军政长官、兵团司令等职的官员,也是甘肃省河州人,青海马家军始祖。他参与了抵抗八国联军反侵略战争,并在护送皇室逃离时病故于宣化。他是马齐和马林的父亲,以及马凤的祖父。在他的领导下,他的侄子马彪在八国联军中表现出色。他在对抗回民起义中帮助镇压了叛军,[1]并在百日维新期间与马福禄马福祥等人一起帮助结束了改革运动。

人物生平

马海晏在二十六岁时随表兄马占鳌起兵反清,成为马占鳌的得力干将,后一起投降清军。清将董福祥招降马安良、马福禄部,实行“以回制回”的策略。马海晏在降清受编后,任镇南中旗帮办,参与了皮子之役,甘军防卫北京时,为简练军旗官。他在镇压回民中有功,成为董福祥部的骨干。
在庚子拳乱时,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清政府调董福祥统领的甘军入卫京师,隶属于甘军的简练军也同时入京,驻防直隶一带,不久又调守永定门。同年7月21日,慈禧光绪帝逃离北京,董福祥奉旨护驾,令马海晏部随从前往。在同月23日接旨后星夜急追,于8月15日在宣化县追上皇宫车驾。六十三岁高龄的马海晏因连夜奔波,辛劳过度,在宣化病故。
马海晏病故后,其子马麒继其位。马麒曾任马安良西北军帮统,民国初任西宁镇守使。他的部队从西军分出,编为宁海军,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从此,马麒、马麟及其子马步芳马步青,孙马继援等,四世拥兵,官至帮办、省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兵团司令等职,至1949年被解放军消灭后,马步芳、马步青、马继援等逃往国外。他们曾控制青海全省和河西走廊37年(公元1912-1949年)。军事活动先后达新疆、西藏甘肃陕西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