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经三事殿

九经三事殿
九经三事殿,清朝康熙时大型离宫畅春园正殿,为康熙帝[]畅春园时临朝礼仪之所,其作用相当于清紫禁城太和殿乾清宫一区(太和殿为大朝之所,乾清门为常朝之所,九经三事殿为常朝,兼有一部分大朝的功能)以及雍正后后五朝的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和光绪时的颐和园仁寿殿毁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纵火[1][2]

殿名涵义

九经三事殿是康熙皇帝在畅春园中避喧听政的所在。“九经”的意思是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经——“易经”、“书经”、“诗经”。“九经三事”殿即是尊经循礼治理国事之意。[3][4]

历史渊源

康熙帝南巡后,于公元1684年利用明武清侯李伟修建的“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园林山水总体设计由宫廷画师叶洮负责,“样式雷”雷金玉负责木作,由江南园匠张然叠山理水,同时整修万泉河水系,将河水引入园中。为防止水患,还在园西面修建了西堤(今颐和园东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