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栱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gǒng](bracket system),[1]又称斗拱,铺作,斗科,[2]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1]位于柱子和屋顶之间的过渡部位。[3]
根据宋代《营造法式》的标准,斗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斗、栱、昂、枋、耍头等。[4]斗是斗形木垫块,[1]在铺作中是将栱、昂结合起来的节点,主要有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四种基本类型。[2]栱是弓形的短木,[1]有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五种基本类型。[2]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1]斗栱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出现在铸造的青铜器上。汉代时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时得以成熟,宋代时实现规范化,从而成为中国木构建筑的重要特征。到了元代,斗栱尺寸变小。在明清两代,斗栱不再承担主要的支撑功能,尺寸缩小,檐下密集排列,更加强调装饰和等级的作用。[4]斗栱可承接屋面的荷载,起到传导荷载的功能,同时兼具抗震、装饰,增加建筑等级规模,防雨保护根柱的功能。[5]
斗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影响。斗栱技艺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外观。[6]斗栱的演变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标志之一,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重要线索。[7]此外,斗栱还反映了封建礼制的等级制度,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志之一,成为判断中国历史建筑年代的一个依据。[6]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