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名鸿

广东省丰顺籍革命烈士
徐名鸿(1897—1934)是广东省丰顺县人,他在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并担任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当时他担任十九路军秘书长,并坚决主张抗战。1933年,十九路军调往福州后,在那里宣布反蒋举事。徐名鸿于1934年被捕并就义,享年37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顺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山公园建立了徐名鸿烈士墓,以纪念他的贡献。[1]

生平经历

徐名鸿,1897年出生于广东丰顺县汤坑一书香之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师国文系,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被同学选为班长。他思想敏锐,追求进步,探索救国的道路,参加进步社团——工学会,积极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后曾主办平民教育社和出版社刊《平民教育》。曾做为国家代表,赴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毕业后,在附中任教并兼师大国文系助教。1926年南下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时任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任十九路军秘书长。参加了“一·二八”凇沪抗战。后随蔡廷[kǎi]参加福建事变,任十九路军政治部主任,曾做为十九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赴瑞金与苏维埃政府及红军签订《抗日作战协定》。后因叛徒出卖,于1934年2月被国民党杀害,时年37岁。蔡廷锴将军为其题墓铭 “中国社会主义者徐名鸿之墓”   。

抗日英雄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文中提到“福建人民政府接受红军提议联合抗日,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等民族英雄为救国而捐躯”。1936年1月29日,在海外发行的华文报纸《救国时报》也刊登了烈士的事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给烈士遗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1983年,丰顺县人民政府将烈士遗体移到家乡革命烈士墓安葬。墓碑上“民族英雄徐名鸿烈士之墓”11个大字[]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