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

现代中医学家
秦伯未(1901年07月31日~1970年01月27日),现代中医学家。秦伯未字之济,别号又辛、谦斋,上海县陈行镇人,新中国成立前曾任《中医世界》《中医杂志》《中医指导社》《现代国医》《中医疗养专刊》等杂志社社长、主编或编辑,又任上海中医公会执行委员,中医试验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1][2][3]1955年,秦伯未调北京,历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2]秦伯未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长达50余年,曾创建“中医书局”,影印古本医书近百种,搜集医学图书不下数千种,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被海内同行誉为“秦内经”。在临床方面,他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秦伯未的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所著《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内经知要浅释》《临证备要》等,对传播中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2][3]
秦伯未毕业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绩优异。秦伯未博览中医典籍,能考诸家之得失,排众说之纷纭,对中医古籍整理致力尤多,在沪边行医、边著书。为维护中医事业,秦伯未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政府消灭中医的斗争,受“全国中医药团体联合总会”委派,曾赴南京请愿。[1]秦伯未初学医于曹颖甫[4]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先悬壶沪上,后曾在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执教,精研内、难、仲景学说,致力于医教研工作;[2]1924年,秦伯未任江苏中医联合会编辑时曾撰《实用中医学》作为中医教材用;1927年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1955年离沪北上,并到河南陕西吉林黑龙江等地讲学,先后从学者200余人。[1]
秦伯未是现代著名医学家,又是集诗书画印一身的文化艺术家。其祖父秦又词习儒而兼业医,父亲和伯父也都精通儒学。秦氏受此影响,酷爱文学。秦伯未习书法宗赵子谦,行笔工整,蝇头小楷亦浑匀流丽,对小篆北魏书也下过一番功夫,其隶书推崇杨藐翁;[4][1]秦伯未绘画也颇见功夫,善画梅、兰、竹、菊,尤喜画荷,曾有不少吟绘荷花的诗画;秦伯未对金石铁笔也十分喜爱,早有《印谱》行世;秦伯未早年即加入柳亚子创立的南社,李右之、顾佛影等创办的粹社,又与陈存仁共同发起组织医家的诗社——经社,三十岁即有《秦伯未诗词集》印行,四十岁时,将其增订补辑为《谦斋诗词集》七卷,凡三百四十四首。[4]

人物简介

秦伯未QinBowei(1901~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