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兴隆寺

北京市北长街的寺庙
万寿兴隆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39号,是清代故宫外八庙之一,与北海白塔隔街相望。[1]始建于明代,最初为明代兵仗局佛堂,供奉兵器,明朝皇帝常到此舞刀弄棒。[2]康熙年间经两次重修,康熙三十九年(1701)敕改为万寿兴隆寺。寺院坐西朝东,西邻中南海,北接庆丰司,南临后宅胡同。万寿兴隆寺与西苑即中南海内的紫光阁同为皇室耀武扬威之地。

简介

万寿兴隆寺位于北京西城区北长街39号。万寿兴隆寺为故宫紫禁城)的外八庙之一(故宫外八庙为:故宫西的南、北长街上有万寿兴隆寺、福佑寺昭显庙、静默寺、真武庙;故宫东的南、北池子街上有宣仁庙凝和庙普度寺)。万寿兴隆寺原为明代兵仗局佛堂,里边供放有很多兵器,有皇宫里的武器样式库房之意。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及二十八年(1689年)两次重修。康熙三十九年(700年)敕改为万寿兴隆寺。寺内有米汉雯重修碑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兴隆寺碑、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万寿兴隆寺养老义会碑记、乾隆三十二年(1967年)养老义会题名碑以及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碑多方。
万寿兴隆寺
寺坐西朝东,规模较大。西至中南海。北至庆丰司,南临后宅胡同。有房舍200余间。内有东向殿二进,南向大殿四进,每殿各有配殿。山门石额书万寿兴隆寺,前殿外额曰显灵尘世,殿中额曰摩利支天,中殿额曰兴隆寺,皆圣祖御书。现匾额不存,建筑尚可窥原貌。解放后曾为老年太监的集中住所。由政府供养,其中不乏有学识的太监,留传了有关宫中轶事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