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佑寺

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佑寺是一座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建于清顺治年间,最初是清圣祖玄烨的避痘处。后来,宝亲王弘历曾计划将其作为私第,但未能实现。雍正元年,该寺改为喇嘛庙,定名为福佑寺。福佑寺共有三进,山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上,福佑寺曾多次重修,并于民国16年改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1980年后,该寺作为班禅驻京办事处。福佑寺是故宫外八庙之一,也是数字东城的一部分。[1]

建设背景

福佑寺是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北长街,建于清顺治年间,为清圣祖玄烨的避痘处。雍正元年(1723)拟分给宝亲王乾隆帝弘历作为私第。弘历未迁入,登基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后代曾数次重修。寺坐北朝南,外垣门西向。钟鼓楼,天王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大雄宝殿5间,前有月台,雕云纹御路。后殿5间,内供奉“圣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位
北京福佑寺
福佑寺位于北长街20号。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此地最早为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避痘之处,也正是因为得过天花,康熙得以继承皇位成为一代君王,此处后来也成为圣地。清雍正元年(1723年)拟分给宝亲王(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为皇子时封号)作为邸第,弘历并未迁入,登基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