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师正

唐朝的道士
潘师正(584年-684年),字子真,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生于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的世代官宦之家。他的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象征,如脚板上有灵龟的纹路,双手过膝等。五岁时,他的父亲在攻打南朝陈的战场上牺牲,家道衰落,他与母亲鲁氏相依为命。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常诵《道德经》,十三岁时母亲去世,他为母守墓,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北方大力发展茅山宗,开拓茅山宗阵地。他是道教上清派或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师承陶弘景,传王远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

人物简介

潘师 正 (586—684)
潘师正
唐初赵国赞皇人,一说贝州宗城(均属河北省)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学识广博,善言名理,尝口授《道德经》。事母以孝闻。隋大业间师事王远知,尽受道门隐诀及符[]。随之至茅山,居嵩阳双泉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拜嵩山,召见先生。调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迎师入居嵩阳观。敕于逍遥谷建崇唐观,于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居之。卒赠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韦法昭、司马子微最著名。(《旧唐书·隐逸传》、《新唐书。隐逸传》、《茅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