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

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的仪器
司南,是中国古代利用磁铁地球磁场中南北指极的特点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1],是古代华夏劳动人民基于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2]。司南是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用天然磁石制成,状似一只勺,东汉王充在《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指南。”[3]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生产、生活和航海,甚至祭祀、占卜相关的风水方面[1]
据《古矿录》记载,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4]。后古人发明了性能更好更高级的指南仪器,如指南鱼、水浮法指南针、罗盘[1][3]
司南的经典造型是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钱临照根据古籍推断复原的,后被制成模型,该形象已成为中国古人科学成就的象征[5][6]

简介

传统的观点认为司南是中国汉代甚至战国时代华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指南针。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山一带)一带。司南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古代华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