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

南北朝时期设置的行政区划
南北朝时期在岭南地区交、广州交界之地设置的行政区划。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二月析交州合浦宋寿及广州之临等郡置越州,治临漳郡,即今浦北县南27公里处的泉水乡坡子坪仰天湖村北山上。隋大业初改为禄州,寻改合州。后来又改为合浦郡。唐武德五年(622)改合浦郡为越州,贞观八年(634)改为廉州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即划出南海郡象郡交界处设置合浦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从这时起,合浦就成为我国南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又将岭南诸郡以合浦为界,以北属广州,治番禺(今广州),以南属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二月,宋析交、广朱[ruí]之地置越州。
越州的设置,与其地的战略位置有着重大的关系。越州地处广州和交州交界处,当时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偏远闭塞,历来被统治者视为荒蛮之地。《南齐书·州郡志》记载:“越州,镇临漳郡,本合浦北界也。夷獠丛居,隐伏岩障,寇盗不宾,略无编户。”又云:“越独甚。”可见,当时设置越州,是为了方便广州交州交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