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

《存在与时间》中的哲学概念
“此在”(Dasein)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此在”一词源于德语中的“da”(在那里)和“sein”(存在)。“此在”不是指人的物理存在或生物学存在,而是指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体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1][2]
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Dasein)概念,是对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下展开的。他的这一思想起源于对“存在”(Sein)这一概念的根本追问。海德格尔认为,尽管“存在”是一个在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但它的真正意义却并未被深入探究和理解。[3]在其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此在”这一概念来揭示“存在”的真正含义。他认为,以往的哲学将“存在”看作是一个抽象的、普遍的概念,而忽略了“存在”与人的具体存在方式之间的联系。[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德格尔引入了“此在”这一概念,试图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来理解“存在”本身。[4][5][1]“此在”是指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它意味着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与世界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首先,“此在”意味着人存在于世界之中,而非孤立存在。其次,“此在”表明人具有在世界中存在的能力,即人可以理解和解释世界。最后,“此在”还意味着人对自己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存在有所领悟。[6][7]
海德格尔希望通过“此在”揭示出“存在”的真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方式。他认为,只有通过理解“此在”,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存在”,进而认识到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和责任。[1]这一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阿诺多曾评价说:在海德格尔那里,死亡成为“此在”的本质,这一点被他纳入纯粹自为存在之“不性”之中。[8][9]

提出者

马丁·海德格尔德语名Martin Heidegger,1889.09.26-1976.05.26),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巴登邦的梅斯基尔希,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童年在康斯坦兹度过,当时他接受的教育旨在培养他成为牧师。在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后,海德格尔很快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现象学的研究。[10]胡塞尔的影响下,他决定放弃神学,转而专攻哲学。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存在与时间》于1927年出版,标志着他的基本存在论哲学方向的确定。在这部作品中,他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由意志海德格尔在1933年加入了纳粹党,并在1934年短暂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1934年海德格尔辞去校长一职。二战后,海德格尔将他多年演讲的修订稿结集出版,协助编辑了自己的著作全集。1976年5月26日逝世,葬于梅斯基尔希的一处墓园中。[4]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