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

安徽省淮南市下辖区
八公山区,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华东能源基地、工业粮仓——淮南市的西部,西北与寿县凤台相邻,南与谢家集区接壤,东与潘集区隔淮相望,八公山区全区面积96.24平方千米,下辖八公山镇、山王镇2个镇,新庄孜、土坝孜、毕家岗3个街道和妙山林场。全区共有城市社区21个,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21个,淮南铁路水张线和淮(南)利(辛)公路纵贯区境。截至2022年末,八公山区常住人口为11.57万人。[1][2][3]
八公山区,相传因汉淮南王刘安门客苏非、李尚、毛被等“八公”在山中修炼成仙而得名。西周时,境域属州来国,汉初属淮南国,清时由寿县划归凤台。1949年1月解放后,凤台县政府在淮河之南设置八公山、蔡家岗两个区。5月,八公山区、蔡家岗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两区合并成立淮南区。1949年11月淮南矿区设立八公山镇,管理西部的城镇工作。1955年2月,建立县级的八公山区。1961年10月,从中划分出谢家集区[1]
八公山区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呈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4]八公山区内土壤种类主要是潮土、棕壤、黄棕壤、石灰土。八公山区西部为山丘、岗地,东部为湾地(近淮为冲积平原)。八公山区西依八公山麓,东临淮河,自然形成西高东低的倾斜地势。境内自然资源有紫金石、煤炭、矿泉水等。[4][5][6]
截至2022年,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9.9亿元,产业有煤炭行业、煤炭洗选行业、服务业等。[7]截至2019年,八公山区有区属义务教育学校15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城市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2所(其中农村小学5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有1所。[8]八公山区有2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名胜古迹有白塔寺、汉淮南王宫、石门潭等,特产有八公山豆腐[9][3]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