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诗人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的流派
湖畔诗人(英语:The Lake Poets),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和罗伯特·索西,他们都居住在英格兰西北部昆布兰湖区(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因此得名湖畔诗人,其中,华兹华斯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湖畔诗人”的鼻祖。他们的诗作赞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抒发缠绵的爱情、歌颂纯真的友谊,多带有清新自然、青春亮丽、富有哲理的特点。[1][2][3][4]
中国于1922年成立湖畔诗社,创办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等,他们以真挚的感情、明快清新的风格创作了一批诗歌,并集结成册,出版诗集《湖畔》,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5]

中国诗人

应修人
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是中国20年代新诗一团体。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同年五月出版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后1927年出版《寂寞的国》。1923年出版诗歌集《春的歌集》。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内容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赞美友情、爱情的纯真,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幸福爱情的憧憬,展现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朱自清称他们是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年轻人,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他们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湖畔派后有魏金枝谢旦如[zhān]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 刊物《支那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