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中国现代散文家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名自华,号秋实[1],1917年,改名自清,字佩弦[2]。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3]民国时期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4]
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全家搬扬州[5]。1916年两淮中学(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及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6],同年与武仲谦结婚,生有两儿一女,于1929年武仲谦去世[7][8][9]。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4][10]。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在此期间,创作了一篇早期广为流传的散文诗《匆匆》。1922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1923年,他又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年他还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散文创作的才能。从此以后,他便开始专心致力于写作散文[11][12][13][14][10][15][4]。1925年,朱自清担任清华大学教授[6],同年朱自清写下《背影》发表在《文学周报》上[16]。1931年,朱自清留学英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漫游欧洲。回国后将旅欧历程写成散文,陆续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7][18]。1932年,从欧洲返国,与陈竹隐成婚,并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抗战期间,任长沙临时大学中文系教授会主席、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复员后,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继任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讲授课程讲授古今文学[19][6],晚年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主义战士,拒领美国“救济”面粉,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10]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50岁[6]。朱自清的一生著作颇丰,在创作中严格恪守着面向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他的散文是面向人生的,用文学写人生是他写作的宗旨,这成就了他的散文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时他的散文对于创建白话散文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20]。除了他的散文外,朱自清自身有着崇高的民族英雄气概,毛泽东主席称赞:“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