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

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为主的病毒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病原体。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而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则是其自然宿主[2]在病毒分类学上,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3]其形态、结构和基因组特征与乙脑病毒相似。根据抗原性不同,登革病毒可被分为四个血清型(DENV1~DENV4),各型病毒间存在交叉抗原性。[2]
截至2018年,登革热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数量最多的虫媒病毒性疾病。[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登革热可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7]在登革热流行地区,若患者出现急性起病、发热、出疹,并伴随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比容增加以及束臂试验阳性等,可初步诊断为登革热;若特异性诊断实验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同时呈阳性,则可确诊。[4]普通登革热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支持治疗,而重症登革热则采取补液、止血、抗休克治疗,并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3]
登革病毒于1779年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1869年被正式命名。[6]20世纪70年代,美洲开展了消灭埃及伊蚊的运动以控制登革热的传播。[8]登革病毒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洋岛屿、中南美洲和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登革病毒疫地;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与蚊虫的消长一致,但在地方性流行区,儿童的发病率较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发生率也较高。[2]截至2017年,全球迄今有近40%的人群处于登革热威胁中,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中国1978-2007年共报道登革热病例733,907例,死亡541例,主要发生于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4]

命名

DENV在1779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1869年被正式命名为登革病毒[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