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可引起人体高烧等病症的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体。呈球状,核酸为单链RNA外层具包膜,包膜表面有血凝素。低温条件下,能自下而上较长时间,在动物、鸡胚及组织培养细胞中均能增殖。幼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当人受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吞噬细胞内增殖,并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而引起炎症。

病毒简介

简称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黄病毒黄病毒属。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呕吐、昏睡、痉挛等。重症者可 周身高烧、抽痉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消灭蚊子[]生地,并扑灭越冬蚊和新生成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中间宿主和传染源,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应对猪进行预防注射,可有效地降低乙脑发病率。人体接种疫苗可提高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对预防乙脑也有良好效果。乙脑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935日本学者首先从因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故国际上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所致疾病在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JBE)。1950年以来,中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中国夏秋季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发生,年发病人数2.5万,病死率10%,大约1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