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急性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dengue fever,DF),[1]又称断骨热,[2]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3]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发病1~5天内血液中检测出登革病毒核酸及NS1抗原,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长或转阳者可诊断为确诊病例。[5]
登革热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3]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多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发病率在全球大幅上升。占世界人口40%以上的约25亿人面临危险。据WHO估计,每年世界上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中国首次经病原学证实的登革热流行发生于1978年的广东省佛山市广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省是登革热流行主要地区。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均已在中国发现。[3]

命名

登革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出血,会影响到正常活动。在西印度群岛,患有登革热的奴隶因病痛折磨而无法正常行走,被取笑姿势和步态像个“花花公子”(dandy),因此登革热在当地被称为“花花公子热”(dandy fever)。美国著名医生本杰明·拉什则将登革热命名为“断骨热”——因为登革热患者会发生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他的记录也是美国记录最早的登革热病例。在中国台湾地区,登革热除了本名及“断骨热”外,还被称为“天狗热”——一种源自日本的命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登革热被称为“骨痛热症”或“蚊症”,在越南则被称为“热出血热”。所用的登革一词,是由英文单词“Dengue”音译而来,这一单词最早在1801年被用于称呼登革热。而这一英文单词则源于斯瓦希里語“ Ki-dingapepo”,意为突然抽筋,犹如被恶魔缠身。[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