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库塔

古人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
字库塔,亦称为惜字塔[1]字库、惜字宫,或是敬字亭、焚字炉等,[2]是一种古建筑,专门用于焚烧写有文字的纸张。据史料记载,这种建筑始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尤为盛行。[1]其起源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紧密相连。[3]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宫廷因崇信佛教而铸造了黄金浮屠,即塔。原本,塔是用于藏纳佛骨,即佛祖释迦牟尼指骨。然而,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塔的功能逐渐扩展,不再局限于埋葬佛骨、经文或袈裟。同时,佛教的汉化以及儒、释、道文化的融合,使得塔在形制上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相结合,在建造理念上也融入了儒学、道教的思想,从而催生了如字库塔、钱库塔等独特的建筑形式,由于塔的原意是墓,字库塔有时也被称为“字[zhǒng]”。[3]
中国历来重视文化,尤其是宋代以后,人们普遍崇尚“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因此,写有文字的纸张也不能随意丢弃,而是需要集中焚烧。最初,人们使用专门的器皿进行焚烧,后来,一些考取功名、成为官员的家族更是特意修建了字库塔。[1]例如,在流沙河先生的《故乡异人录》中,就描述了一位何老太爷,他虽家有良田百亩,但因眼疾视物模糊,每日都会背着写有“敬惜字纸”的竹篓,沿街收集字纸,然后送到南街的字库进行焚化,期望能借此恢复视力。[2]
字库塔的选址多为望族院坝、寺院旁或街巷等人口密集之处。在部分地区,字纸会被随时焚烧;而在另一些地方,则会将字纸收集到一定数量后,举行仪式再进行焚烧。[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