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西

著名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者
王凡西(1907年3月16日-2002年12月30日),本名王文元,是中国浙江省海宁[xiá]石人,著名的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者。他在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参与了运动,并成为杭州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此后,他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倾向于左倾思想。1927年,他前往莫斯科就读于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成为托洛茨基和国际左翼反对派的支持者。回国后,王凡西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并成为托洛茨基主义的重要成员,先后加入了十月团和中国左翼反对派。他因观点被监禁了大部分时间,并因此被开除出党。1941年,中国左翼反对派分裂,王凡西与其他人组建了共产主义同盟(国际主义),后来成为中国国际主义工人党。1949年,他被派往香港作为该组织的国际联系人,但很快被流放到澳门。他广泛撰写文章,并保持了影响力,与第四国际联盟保持一致。1975年,他被迫再次搬迁,移居英国利兹,于2002年12月30日去世。

人物生平

王凡西,笔名双山,是中国老一辈托洛茨基主义者的领导人,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历尽艰辛,逆流而上,颠沛流离,晚年更要在异乡度过。流亡生涯使他可以自由地写作,不必像他的老友兼老同志郑超麟那样被中共关押几十年。可是,另一方面,也使他备尝思乡之苦和孤寂之痛。他生于1907年,在中国大革命时期(1925年)在北京大学念书时加入共产党。1925年,五[]运动爆发,担任杭州学生会的宣传部长。1925年,进北京大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近的同学中有陈其昌、王实味胡风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到苏联东方大学留学,得以偷偷阅读当时由托洛茨基所领导的左派反对派批评斯大林的文件,并且在1928年参加了左派反对派。1931年被国民党下狱,在狱中受尽折磨,1934年底出狱,出狱后在乡间养病半年,于1935年夏至1937年5月在上海工作,后于1937年5月至11月28日又过着再次被捕后的囚禁生活。[1]1949年中共胜利在即,经过商量后,他的最亲密同志郑超麟及一批同志决定留下来,而王凡西则流亡香港。但不久又不见容于殖民地政府,只好再流亡澳门。到了七十年代,才有机会远赴英国,并得到比较安稳的生活。1975年,移居英国2002年,在英国里兹逝世。[2]

个人作品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