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

发生1925年的反帝爱国运动
[]运动(the May 30th Movement),爆发于1925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国主义的斗争,[3]也是中国国民大革命的开端。[4]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5][6]随着中国人民对工人阶级力量认识的加深,[7]人民的革命需求也不断增强。[8]1925年2月的因反抗日本资本家压迫,“二月罢工”爆发,[9]1925年5月为守护“二月罢工”争取来的合法权益,工人们再次进行了罢工运动,在这场罢工中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顾正红被枪杀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5月30日学生和工人群体发起了反帝大示威。当天,英国巡捕公然向南京路上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更加高涨,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形成了罢工、罢课、罢市的局面。[10]在三罢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一些列文件引导斗争的方向[11],并积极创办报刊打破舆论封锁,进行舆论引导,[12]在五卅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领导作用。[13]但随着上海的大资产阶级叛变、民族资产阶级动摇和小资产阶级妥协,到了七八月份,上海反帝统一战线中就只有工人阶级还在艰苦奋斗。因此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有领导、有组织、有条件的复工。八、九月间工人陆续复工,至此,上海总罢工基本结束,五卅运动宣告结束。[14]
五卅运动结束后广州香港工人的反帝大罢工又持续了1年4个月,1925年至1927年间,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给予了帝国主义重大打击。[15]五卅运动中,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普及到中国各地,深入人心,[16]成为中国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17]

事件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