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虎

清代文学家、藏书家
曹仁虎(1731年6月9日—1787年9月19日),字来殷,号习庵,清朝文学家、藏书家,江南嘉定(今属上海)人。少年时期被誉为奇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南巡时献赋,被召试列一等,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曹仁虎成为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他在每遇大礼、高文典册时多有出力,曾担任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讲学士。五十一年,视学粤东,方按试连州时闻母讣,酷暑奔丧,昼夜号泣,最终因此病逝。
曹仁虎以文字受主知,声华冠都下,屡典文衡。他的诗歌风格受三唐影响,神明变化,一洗粗率佻巧之习,格律醇雅,酝酿深厚,为一时所推。他的主要作品有《宛委山房诗集》和《蓉镜堂文稿》。他与王鸣盛王昶钱大昕赵文哲吴泰来和黄文莲共同被称为“吴中七子”。

人物简介

曹仁虎(1731―1787)字来殷,号习庵,嘉定(今属上海)人。少称奇才,乾隆二十二年(1757),南巡,献赋,召试列一等,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二十六年(1761),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zhu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讲学士。五十一年,视学粤东。方按试连州,闻母讣,酷暑奔丧,昼夜号泣,竟以毁,卒於途。
仁虎以文字受主知,声华冠都下,屡典文衡。诗宗三唐,而神明变化,一洗粗率佻巧之习。格律醇雅,酝酿深厚,为一时所推。著有《宛委山房诗集》、《蓉镜堂文稿》,并与王鸣盛王昶钱大昕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莲称“吴中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