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盛

清代史学家、经学家
王鸣盛(1722年7月4日—1798年1月18日),清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jiē],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因穷研经史,矻矻不休,68岁时,一度双目失明。[1]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派考据学大师。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另有《耕养斋诗文集》、《西[zhǐ]居士集》等。[2]

生平简介

王鸣盛,字凤喈,一字礼堂,号西庄,晚年号西沚,嘉定镇人(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
王鸣盛着色像
出生于康熙六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1722年7月4日),幼奇慧,四五岁日识数百字,县令冯咏以神童目之。年十七,补诸生。岁种试屡获前列,乡试副榜,才名藉甚。苏抚陈大受取入紫阳书院肄业,东南才俊咸出其下。在吴门,与王昶德甫、吴泰来企晋、赵文哲损之诸人唱和;沈尚书归愚以为不下“嘉靖七子”。又与惠松岩讲经义,知训[]必以汉儒为宗。服[yīng]尚书》,探索久之,乃信东晋古文固伪,而马、郑所注,实孔壁之古文也;东晋所献之《太誓》固伪,而唐儒所斥为伪太誓者实非伪也;古文之真伪辨,而《尚书》二十九篇[càn]然具在,知所从得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