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的山居农耕民族之一。[1]东南亚称阿卡族。[7]2020年,中国境内哈尼族人口总数为1733166人。[4]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阳县绿春县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使用哈尼语,属于汉藏语藏缅语族彝语支,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结绳记事。解放前,哈尼族中一些通汉语文的知识分子,曾用方块字记录过哈尼语。[8]1957年党和政府帮助哈尼族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至今仍在使用。[1]
关于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东来说;二是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三是红河两岸土著说;四是“氐羌系统"南迁说。其中,“氐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9]“南迁说”认为,哈尼族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10]据汉文史籍记载,氐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公元前8世纪,秦国进行大规模征服邻近部落的活动。于是,原居住在青、甘、藏高原的氐羌部落群中出现了众多的羌人名号,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分逐渐往南流迁,散布到川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广大地区。这一部分南迁的氐羌系统部落群,就是近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兄弟民族的祖先。此时,史籍中出现了“和夷”名称,这可能是哈尼最早见的先民。隋唐时期,哈尼族和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唐初,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6]散布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地区的哈尼族称为“和泥”,滇东南六诏山区出现“和蛮”部落,曾多次向唐皇朝贡方物,开始与中原有了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由于历史各朝发生的战乱和民族镇压政策,使得哈尼族不断的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抗争,也致使哈尼族逐渐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则迁至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至此,滇东南六诏山区哈尼族基本绝迹。清朝云南内地继续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区,废除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属元江州管辖;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和钮兀长官司为他郎厅(墨江),隶属普洱府。而思陀、瓦渣、溪处、左能、落恐等各土司仍旧不变,继续实行土司制,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5][9]清末至近代,哈尼族为争夺生存权和祖国主权奋勇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1]
新中国成立后,在哈尼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均取得进步和发展。[12]长街宴、[13]个旧锡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蒙自过桥米线建水紫陶、石屏海菜腔、哈尼族多声部民歌[15]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7月,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16]
哈尼族分布在广阔的山区,在海拔800米至25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于种植多种农作物。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树。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和荞麦等。哈尼人还喜欢采集野菜烹制各色菜肴,尤其喜欢吃酸菜。长街宴是哈尼族一年一度举办的集体性宴饮狂欢圣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蘑菇房作为哈尼族的传统民居,独具一格、经久耐用,在中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哈尼族擅长染织的藏青色土布,擅歌舞,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以创世史诗《奥色密色》为代表作。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新米节端午节中秋节等。[5][6][17][18]

族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