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倌

清朝的名臣
陈世[guān](1680年—1758年),字秉之,号莲宇,浙江海宁盐官人,清朝名臣。陈诜之子。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侍读。历任山东广东、顺天乡试主考官,后[zhuó]内阁学士[1]雍正二年(1724)出任山东巡抚[2][3][4],境内蝗灾严重,他先去各地察访灾情、吏治,然后到任,奖善惩劣,体民情、崇节俭、筑堤防,有政绩。后因故遭贬,治江南水利,督修孔庙乾隆元年(1736)起任左副都御史,累迁至工部尚书。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5][6],十三年,因拟旨误,罢职。两年后复原衔并兼礼部尚书,两次担任会试总裁。二十二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太傅。翌年卒,谥文勤。著有《学辩质疑》、《读书管见》、《宋十贤传》、《嘉惠堂集》等。

人物生平

雍正二年,服阕,擢内阁学士,出为山东巡抚。时山东境旱蝗,粮运浅阻,世倌单车周历,密察灾轻重、吏能否,乃视事。趣捕蝗略尽,并疏治运道,世宗书扇以赐。世倌疏言:“社仓通有无、济丰歉,古今可行。宜令各乡劝富民输谷,不限多寡,量予奖劝。举公正乡约三人司其出入,官为稽[]。贫民春贷秋偿,石纳息二斗,歉则减之,十年后纳息一斗。请饬诸行省先就数州县行之。俟有成效,然后推广。”下所司议行。又疏请禁回教,上以回教其来已久,限於种人,非蔓延难量。无故欲禁革,徒纷扰,非治理,罢其议。又疏上沿海防卫五事,报可。四年,母忧归。命治江南水利,坐迟[]夺职,并命赴曲阜督修孔子庙
高宗即位,起左副都御史乾隆二年,授仓场侍郎,再迁工部尚书。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是年秋,淮、徐、凤、泗等处被水,上命侍郎周学健会总督高斌[]工役。世倌屡疏陈行水恤灾诸事,上即命乘传往会学健等察勘。世倌言水势高下必当亲勘,请以通测量术者偕往,从之。十二月,偕学健等疏陈筹画工役,请待来岁二三月水涸施工。上曰:“世倌临行奏言岁内可疏,积水尽消,今疏言仍待来岁二三月,其所筹画皆不过就高斌、周学健所定规模而润色之,别无奇谋硕画,何必多此往返乎?”九年,予假回籍,请致仕,不许。疏言:“道经山东,闻有剧盗就逮。因案关数省,迁延待质。剧盗既[]得实,宜速诛。请饬山东巡抚[yàn],毋使久稽显戮。”上[wěi]其言。假满还职,加太子太保云南巡抚劾属吏,例当令总督覆谳。世倌拟旨误,下吏议夺职,上斥世倌卑琐不称大学士,宜如议夺职。又别敕略谓:“朕斥世倌卑琐,即如世倌与孔氏有连,乃於兖州私营田宅,冀分其馀润。此岂大臣所为?今既夺职,下山东巡抚毋令居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