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光寺

照光寺
大理苍山照光寺,原名听泉寺,又名溪寺,曾有僧驻锡于此,梦感寺宇周围金光环绕,龙腾雀跃,弥久方散,遂将其更名为照光寺。大理苍山共有十九峰十八溪。照光寺位于自北而南的苍山第四峰——莲花峰的半山腰,海拔约2350米,南侧是十八溪之一的茫[yǒng]溪,南离大理古城约20公里,北距蝴蝶泉11公里、喜洲古镇9公里。苍山莲花峰,古有小鸡足之称,照光寺乃小鸡足二十四景之一。

基本介绍

1 寺名来源
照光寺,始建于宋代初期,据说广东韶州的一位高僧,游方至大理,将苍山十九峰一一观寻,最后选定现今照光寺位置作为修行道场,因寺侧有一泉水,昼夜潺[yuán],能助寺僧净化身心,参禅悟道故,遂以听泉寺命名。听泉寺初建时,属二进院落,前院是僧[liáo]等,后院是殿堂,现今寺侧五百米左右的地方,乃听泉寺菜地。因高僧德被十方,名闻四海,听泉寺原址已容纳不下前来依止修行的僧尼,又因大理国官僚士庶也仰慕高僧之德行,遂于离照光寺两公里左右之地(即今茫湧溪电站南的山头位置)供养数亩土地,并兴建十余幢房子作为照光寺僧尼之寮房,他们早上到听泉寺上殿、过堂、打坐等等,晚上又再回山下寮房寝息。
到元代,曾经兴盛一时的听泉寺,因战争兵火故,青山依旧,而寺宇却荡然无存,大理磻溪村一位姓张的员外来到听泉寺,见周围紫气升腾,灵气有余,遂至下关请了一道士来相地,道士看后,便预言说:“若于此地建寺修道,后必香火鼎盛,高僧辈出,然员外需于三年内恢复重建,否则不利” 。张员外听后,便即刻回家筹资,为此将听泉寺重新恢复,且更名为磻溪寺,更明缘由:一者因他是磻溪村人;二者听泉寺能直视洱海边的磻溪村,他希望照光寺佛光能普照磻溪村的万代子孙;三者希望磻溪村人民世代皆能向善学佛。张员外将听泉寺恢复后,又请了高僧来住持,高僧为显扬张家之善德,特地为其立了一牌坊,据说此牌坊旧址在今保和寺寺址侧面。关于照光寺原址,有两种说法:一是在现今保和寺后侧;二是后有道人见保和寺前面,即今照光寺位置,从风水学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朝背有靠,视野非常开阔,更利修道人居住以及光照磻溪村,故后来再次兴建时乃以此为磻溪寺。